

『共工』最重要的便是:在一起!
在bubu的小廚師書中的一篇『來,我們來...』當中就提到這個重點
往往,我們無論在教育現場,還是親子互動中
都可以聽到大人說『拿去...或去....』
孩子們往往處於被支配或被監督的位置
...誰也不必監督誰,因為我們知道,
自己的時間要由自己好好管理,那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財產。
(from小廚師 p.49)
言語與身教當合一時
一切就會很自然的成為『在一起』的情境
記得有一次
一個二年級的孩子很努力的搬起比他身高高的多的旗竿與有些重量的旗座
這時,一個大學生跟在他旁邊說:『小心拿,不要撞到東西』
動口提醒但卻少了什麼,感覺不但不對,而且對孩子而言是不舒服的
共工不是監督
而是相輔相成的旋律
就像是主旋與合旋的搭配
是可以成為美妙的曲調
『來,我們來...』是一種同舟共濟的感覺,
是成人以行動對孩子訴說從『家』開始,
直到『社會』都需要的合作共存。(from小廚師 p.50)

好懷念當時的體驗喔!
回覆刪除親愛的黑貓老師(不知道怎麼稱呼才好):
回覆刪除其實很早已先就就你們在進行以及堅持的事情很感動。
很想知道這種假日農夫活動是否還有?
以及,能否將相關訊息寄至信箱?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