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姝伶、余怡菁合著
出版社:天下文化
故事分享~
『相傳在一個叫做所羅們的島上,
當地的土著需要一棵巨樹時,
就圍著樹,對著它大叫,
『相傳在一個叫做所羅們的島上,
當地的土著需要一棵巨樹時,
就圍著樹,對著它大叫,
叫了一個星期,樹就自然倒下了。』
與大家分享第四章的其中一篇:
當我們對著孩子大聲怒罵時,
不但沒有讓孩子有反省改過的機會,
你也傷了孩子的心,
破壞了和孩子的關係。
這本書裡,
從陳教授的育兒經到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分享,
令人難以停下閱讀的腳步。
情緒管理、閱讀興趣、親子互動..等都是書裡分享的主題
與大家分享第四章的其中一篇:
做功課的快樂原則
『陪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快樂原則。
假使過程中不小心發脾氣,也一定要快樂的結束。
千萬不要在盛怒下離開。好像你放棄了孩子一樣,
這樣孩子會覺得是自己沒有能力學習,是無可救藥的。』
(摘錄自 教出這樣的好孩子p.162)
我們在常會遇到一些孩子,
要造句,就背出課本理的句子,
不敢用自己的方法與語詞來造句。
算數學,一遇到沒看過的題目,
不試試看,卻馬上說自己不會,而尋求協助。
不是這些孩子不能,
而是過往的學習經驗沒有給他「我能感」,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要件,
但卻沒有被培養出來。
當孩子小的時候,
我們是不是常常告訴他:「你還小,這個你不會!」
還是說:「你想試試看嗎?」
然後提供部分協助,讓他部分獨力完成而建立成就感呢?
或是:「媽媽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也還不會這件事,
不過你想試試看,媽媽可以協助你!」
『很多媽媽陪孩子做功課,看孩子寫字不工整,
就一邊念一邊幫他擦掉。這種情況最好避免。
因為在擦的過程中,你可能也擦掉了孩子的信心。』
就一邊念一邊幫他擦掉。這種情況最好避免。
因為在擦的過程中,你可能也擦掉了孩子的信心。』
(摘錄自 教出這樣的好孩子p.163)
寫字要工整是很多爸媽希望也要求的,
但是人的發展有其速度,
當一二年級的孩子手部小肌肉還沒有發展完全時,
這樣的要求不僅對孩子沒幫助,反而會增加挫折感。
而寫字寫漂亮,依然需要心理動機,
那不是為了迎合爸媽的標準,
而是對自己的期待。
在看孩子的作業時,
我通常都會在習寫的字中,
尋找那一撇或一劃特別直或特別工整的,
告訴他:「home媽覺得這一筆(字)寫的真好,
你能寫的那麼棒,代表你一定很用心在寫!」
你能寫的那麼棒,代表你一定很用心在寫!」
沒有人不喜歡讚美,適度且確切的向孩子表示,
他會知道自己可以,自己做的到!
除此之外,
在做不好的地方重複練習,
有時候反而會加深孩子對自己這個地方不行的感覺,
不如在每天的練習中,用他可以正確作答的題型作為結束,
讓每天的學習有快樂的感覺,
只有快樂的感覺,會強化學習的興趣,
學習氣氛也就不會硬梆梆的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